案例分享

Case Sharing

    案例分享
0931-7845999 工作日:8:30-17:3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案例分享 首页 >> 案例分享  
股东退出公司情形及相关法律依据
浏览次数:310 字号:[大][中][小]

公司作为股东间合作共赢的平台,以公司为平台获取利润。在公司设立后,投资者会因为主观或客观因素而需从公司退出并收回投资。股东退出公司主要可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公司减资、公司解散等方式实现。

一、股权转让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股权转让不改变公司的注册资本额及公司资产规模,仅公司股东结构发生变化。股权转让分为对内转让和对外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即对内转让只要转让股东之间达成合意,无须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也不享有优先购买权。故股东之间可在章程无特别规定的情形下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召开股东会后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2023年新《公司法》删除了“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程序规定,但基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强的特征,要求转让人应当将股权转让的数量、价格、支付方式和期限等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二、股权回购

《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退出股东可与公司协议回购股权,即与公司签订包括主体、回购股权数额、价格、交割时间等基本要素的股权回购协议。若因回购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在满足上述情形的情况下股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年新《公司法》在承继现行《公司法》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基础上,新增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三、公司减资

《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以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即公司以其减少的注册资本购买了股东的出资从而实现了股东的退出。公司减资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通知债权人并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偿还、担保事宜,公告等,周期较长。

2023年新《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当按照股东出资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相应减少出资额或者股份,法律另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另有约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公司解散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解散应成立清算组并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清算及公司注销登记事宜。公司一经完成清算、注销等法定程序,股东自然全部退出。

从股东可自主选择退出的角度看,司法解散可以视为部分股东的主动退出路径之一,司法解散指人民法院基于适格股东的起诉依法解散出现僵局的公司。2023年新《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就此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为了避免退出公司时面临无法退出的困境,建议在公司设立之初,在股东投资协议或者公司章程等文件中就股东退出的相关情形作出具体约定,并对退出的程序、价格以及违约条款设置清楚,以最大程度维护公司的整体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在线留言